什麼是不透明水彩(gouache)?

吉娜的手繪課GINA ART

2024年5月30日 上午 6:20

不透明水彩

圖|文:吉娜


上圖|我目前所擁有的不透明水彩工具
(除了筆刷、調色盤,也穿插透明水彩、不透明壓克力水彩、水性色鉛筆當作輔助)

什麼是不透明水彩(gouache)?
(你會不會覺得唸起來有點拗口?😂瓜哇許?沒錯~其實Gouache源自於法文喔!)

又或者說,它跟我們常見的透明水彩(watercolor)有什麼差別?

之所以這兩者會讓人混肴、或是根本不知道差別,最主要是兩者中文翻譯實在太像,但我個人喜歡台灣的翻譯:不透明水彩,勝過其他華語國家的翻譯:水粉。其實他們都是廣義上的「水彩」,因為媒介都是加上清水之後,即可在紙上作畫,它跟常見的透明水彩最大的差異,在於其成分以及呈現出來的效果—— 我個人非常喜歡!雖然不透明水彩在台灣並不普及,但其實它早有著悠久的歷史,至少長達十二個世紀!它最常被商業藝術家用於海報、插圖、漫畫和其他設計工作,是非常多插畫家、藝術工作者愛用的手繪媒材,在歐美,不透明水彩基本上跟透明水彩的市場其實一樣熱銷。


不透明水彩的成分

水彩基本上由兩種成分:一、色粉、二、黏著劑 混合製作而成,再加上這個媒介,讓其可以在紙張上揮灑、作畫。而不透明水彩與透明水彩的主要成分,都是色粉(pigments)以及黏著劑(binder),但最大的差異在於,不透明水彩多添加了增量劑(extender)、糊精與較多的甘油,而這會決定其畫出來的覆蓋能力;作畫時,你也可感受到與透明水彩的觸感差異。也因為如此,不透明水彩的不透明質感,更是這項媒材的優勢

這裡順道一提,仿間常見的壓克力顏料也都算是廣義水彩的一種,但壓克力顏料的黏著劑是壓克力乳膠(丙烯聚合物:polyacry-lates),而透明與不透明水彩的黏著劑通常都是阿拉伯膠(gum arabic),以至於透明與不透明水彩在乾燥後,再次加水會溶於水,但壓克力顏料則在乾燥後,具有防水與耐水的特性(啞光)。之所以提出來,是因為未來在進階課程裡,也會運用不透明壓克力(acrylic gouache)的特性當作輔助工具,我會留到之後再分享,這裡先專注在不透明水彩的介紹。


上圖|我最愛用的好賓不透明水彩,這是18盒裝以及我替它製作的色卡。

台灣最常見的是12與18色盒裝,裡面是5ml/管,用完可在美術社補充15ml,日本東京新宿的世界堂有販售全色系15ml x 84色盒裝。


不透明水彩的特性

透明水彩顧名思義,是因為取決水分的多寡,畫起來會有輕透感、也會半透視看見底下的層次,也或許是很多愛畫畫的人情有獨鍾的主因。然而,只要嘗試過後便會得知,不透明水彩其實也有透明水彩的這項特性,只要水分加得稍多,自然也可呈現半透明的狀態。而無論哪種繪畫媒材,都是由色粉 + 乘載劑構成的。在水彩顏料的部分,乘載劑是偏透明的,而不透明水彩顏料使用的乘載劑是偏不透明的,所以就會造成水彩顏料和不透明水彩畫在紙上時,前者偏透明,遮蓋力較弱,後者偏不透明,遮蓋力較好;此外,用於製作透明水彩的色粉顆粒,與不透明水彩的色粉顆粒大小也不同,透明水彩色粉顆粒較小,不透明水彩較大,因此也會造成透明與不透明的差別。

而我認為之所以gouache被稱為「不透明水彩」,因其本身能夠具有覆蓋的能力,可以做到類似油畫、或是壓克力顏料、廣告顏料的厚實感(這或許也是我情有獨鍾的主因),甚至產生肌理的效果,使畫作本身不在僅只是視覺上的立體感、而是多了物理上的厚度。

其實不透明水彩可以呈現的畫作非常多元,但以我自己習慣的作畫方式,是通常畫多少、擠多少,而不是IG上許多藝術家使用密封式調色盤一樣,一次擠出大量的顏料,因為對我來說,不透明水彩在濕潤的膏狀狀態是最理想的,跟廣告顏料一樣,一旦乾燥就很難再用水濕潤回原先的狀態;即使可以,作畫品質相對來說就會降低,且一直用畫筆搓顏料,非常傷筆毛!使用時只要擠出需要的量就好,或使用適當的密封盒保存顏料。

而在James Gurney的線上課程Gouache in the Wild中有特別提到,以及我自己這幾年來的作畫經驗,Gouache顏料濕跟乾的時候會有些微色差,偏深的顏色乾了會稍淺,而淺色乾了會稍深,使用上也要特別注意這項特性,你才能更精準地掌握明度的變化。

👆參考我的最新影片:《關於不透明水彩,我希望早點知道的五件事》

不透明水彩的運用

我1999年畢業於復…

...

請先登入

文章標籤

# 不透明水彩# gouache